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4:33:48

我回来了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4:44:29

假冒伪劣商品影响国家的形象
  (1993年8月25日)

  对假冒伪劣商品要从严把关,你们这儿是最后一关,这儿把不住,就流向了国外,问题就严重了,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形象。最近,我看到许多材料,是俄罗斯有关方面反映我们的假冒伪劣商品太多,严重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声誉。

  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极大,一定要卡住假冒伪劣的商品,不让它们过关。靠假冒伪劣商品,国家是发展不起来的,是繁荣不起来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如何解决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国外的问题?我想无非就两条。

  一是海关要从严把关,严格检查制度。现在你们可能人力不足,检查全部商品有困难,但可以实行抽查,对一批商品抽查几处。一旦发现问题,要从严处理,成倍或几倍地罚款,把出口假冒伪劣商品的人罚得倾家荡产。

  二是通过各种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检举揭发,发挥“隐线”的作用,鼓励群众揭发假冒伪劣的行为。对于群众揭发并能查到实据的线索,要重奖揭发检举的群众,要逐步地形成全社会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社会风气和环境。

  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斗争中,还要充分发挥公、检、法、司的作用,搞综合治理。

  1993年8月23日至29日,朱镕基同志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工作,先后考察了海拉尔、满洲里、呼和浩特等地。这是朱镕基同志在满洲里海关听取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4:46:26

椿霖同志,并告侯捷同志:

    城市拆迁应该有计划、有步骤,量力而行。现在有些城市不顾后果,大量卖地,大量拆迁,置拆迁居民于不顾,这样搞下去要影响社会稳定。应由有关部门联合发个通知,提请地方注意。卖地收入首先要用于安置拆迁户,要国家来背这个包袱是背不起的。请酌。

    朱镕基

(1994年6月3日,建设部部长侯捷向朱镕基同志报送《关于请求解决城市拆迁安置住房建设专项贷款资金的紧急报告》,反映各地旧城改造规模大幅度增长,拆迁过渡周转用房严重不足,希望中国人民银行安排5亿元的专项贷款,用于沈阳、哈尔滨、上海等10个问题比较突出城市的拆迁安置住房建设。这是朱镕基同志在该报告上的批语。
椿霖,即何椿霖,当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4:48:32

注意防范三峡工程建设的风险

       三峡工程是个伟大的、跨世纪的、全世界第一的工程,很多问题都要一丝不苟,设计、施工、规划各方面要密切配合,要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监理制是很好的,我在上海搞南浦大桥,就实行监理制。不实行监理制,你讲一万遍“质量第一”还是不行,到最后已经晚了,再花多少钱也挽回不了损失。你们工作做得很好、很出色,当然也很辛苦,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我完全相信,三峡工程的效益会很好,甚至于在同类工程中可能经济效益是全世界第一的。但是,绝对不要认为三峡工程风险不大,否则我们可能要犯错误。这风险不在你那个地方,也不在你们湖北、四川那个地方,风险在国家。
   

   我不是说风险很大以至于工程搞不下去,不是这样。我们要注意防范三峡工程建设的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资金很大,国民经济能不能承受得起。这个风险不是说我们国家承受不了三峡电站,绝对不是。而是说我们搞了三峡工程不可能代替一切,你上,别人还照样要上。这个总规模是否承受得了?财政能不能承受得了?物价能不能承受得了?企业能不能承受得了?这是个大问题。我讲的意思是拜托你们预先把投资打够,把钱算够。如果钱不算够,最后结果大大超了预算,你说我怎么弄呀?我这样讲不是无的放矢,二滩水电站原来报预算48亿元,现在250亿元还下不来呀。如果按这个小数字来做计划,财政不破产才怪,银行也得破产。风险相当大,现在好多因素搞不清楚。我拜托你们在目前可以预见的范围里把资金算够,这样才是真心实意地想让三峡工程上马,而且把它建好。如果不实事求是,算出来的投资听起来很小,就赶快上马,到时候投资大了我们承受不了。算工程总的资金需要量时,有两个因素要打进去,一个因素是考虑通货膨胀,第二是要打足利息,这样才能计算回报期。这个方法国际上是通用的。不把资金算准算足,不好向全国人大和全国人民交代。

    第二个风险是移民,这个风险可是大得不得了。因为我们已经有教训了,如新安江水电站的移民,40年过去了,问题还没解决。三峡工程100万人以上的大移民,而且64%是城市人口,这个钱不知道是怎么花法,公用设施、城市建设等等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农民安置,每户三万块钱绝对够了;城市工厂的搬迁,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所以,对移民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否则三峡工程建成了,也蓄不了水。三峡工程包干400亿元来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对包干我是完全赞成的。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讨论三峡移民问题时,我就提出一定要包给地方,包给省长,而且要包死。

    我不赞成一切问题都跑到北京去定。所谓“包干”,也只能像现在这样包,至于钱到底够不够只有天晓得。为什么?因为事先没有规划,也没有迁移一个城市的经验。现在看起来,农民的搬迁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尽可能就地后靠。现在到实地看了以后,我觉得对这一点估计过高,因为无地可退,无后可靠,勉强怎么行呢?把山挖得一塌糊涂,植被也破坏了,这是不行的。


    因此要考虑第二个层次,在省里面安置,往人稍微少一点的地方、地稍微多一点的地方安排,或者到一个需要劳动力的城镇去安排,这个不靠省长根本不行。

   第三个层次,如果本省实在安排不了,还得考虑在省外安置。中国还有的是地方可去,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农村的搬迁人数还比较少,城市的搬迁人数就多了,所以要考虑不要随便提搬迁这个说法,我觉得还是提安置比较好。搬迁并没有错,可以照讲,实际上我们应该着重地说安置。搬迁的观念要改变一下,因为从搬迁工程里面又要国家拿50亿元的贷款。这个贷款不是说不能贷,要看效益,不能当做安置性质使用,那样银行背不起。

    如果说这个工厂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生产原来产品或生产新产品确有效益,还得起贷款的,就借;还不起的,绝对不借。安置的钱要从移民费用里出,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不然,这个投资又扩张到贷款里面去了,将来说不清楚要多少钱。


    最后一个风险是泥沙。建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究竟有多大?现在看,这个长江已经不是长江了,比黄河还要黄,成了“黄江”。一年有多少泥沙往下泄,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9亿吨,还有的人说是6亿吨。泥沙问题究竟对大坝有什么影响?对河流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我只是提醒你们,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风险的,要很好地研究。说到底,上游植被的状况要是不改变的话,对大坝是没有好处的,任何技术方法恐怕也难解决。根据我们的经验,上游的植被至少50年内难以彻底改善。

    我们已经搞了40多年,植被究竟是改好了还是改坏了,长江的泥沙含量就是明证。我们现在就要重视这个工作,最后还要等树都长起来,没有几十年是不行的,如果不抓紧更不行。所以,我觉得泥沙总还是个问题,要继续研究。

    (99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朱镕基同志先后在四川、湖北省考察三峡工程。这是朱镕基同志在湖北宜昌三峡坝区听取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工作汇报时讲话的主要部分。)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4:49:28

四十多年前,母校电机系主任章名涛教授在一次会上对我们讲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学为人,首先是当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哲人已逝,言犹在耳。清华就是教我们为学,又教我们为人的地方。它以严谨的学风和革命的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献身革命和建设祖国的“有骨气的中国人”。饮水思源,终生难忘。

    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

    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

    清华电机系行年六十,弟子六千,为人为学,人才辈出。值此建系六十周年大庆,敬录章师名言,愿与同学共勉。
   (这是朱镕基同志为清华大学电机系建系60周年撰写的贺文。)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4:51:34

朱镕基在清华大学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12-4-10 14:52:59

1999年3月25日,朱镕基在给郑惠等同志的信中写道:

  “最近,有老同志郑重相告,说兄等正在收集材料,准备为我编写传记,并说我已表示同意。无论事实如何,我必须明确表态:请千万不要这么做。国事维艰,舆论纷杂,飞短流长,诚惶诚恐。如再授人以柄,树碑立传,罪不可逭。千祈停止撰写一切涉及我的回忆或评论材料,并代我广告亲友,不胜感激之至。”


现在出版朱镕基讲话实录,算不算是违背他老人家的意思呢?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2-4-10 15:01:38

中国的政治人物,一向崇尚中庸和平稳,鲜有敢骂娘、敢说话、敢做事的。一直以来,能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不多说了,那是战争年代淘洗出来的人,都是人中俊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彭德怀、邓小平,都称得上是传奇人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给我们留下鲜明印象的政治人物屈指可数。在我的印象中,只有朱镕基、吴仪、薄熙来三位,又有魄力,又会说话,又敢做事。

其中朱镕基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朱镕基绝对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具有远见卓识,而且敢作敢为,不谋私利。

看了《朱镕基讲话实录》介绍,对此公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很多见解都直指当今社会的经济、城市管理、政府管理的弊端。要知道,这都是朱镕基任内的见解,他的很多见解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酿成了今天的苦果:

比如,朱镕基任内最后的讲话披露,他说:“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事实情况是,现在连科级干部、甚至村干部都配车,一年消耗的公帑绝对是天文数字。这些公车依赖当前政府卖地、巧取豪夺获得的钱来支撑;没地可卖的时候,就会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而城市愈演愈烈的拥堵,确实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再如,朱镕基谈到了房价问题。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说得对,房价就是地方政府卖地抬起来的。抬起来之后,也带动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已经不愿意让房价下跌了,否则就没有办法应对庞大的财政开支。政府这些年大手大脚惯了,怎么可能回去过紧日子?所以只好发行货币,让工资不断上涨、物价不断上涨。

当中国人平均月工资1万元的时候,房价怎么可能下跌?在我看来,房地产市场既不可能硬着陆,也不可能软着陆,最大的可能是胀着陆。现在政府已经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用之于民,取之于民”,并且是加倍地取之于民。政府早已经沦为股份有限公司了。

房地产暴涨,究竟谁获得了利益,肯定不是普通百姓,这一点已经非常明显了。

朱镕基有很多爱憎分明的言论:
——“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坐在主席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据说,朱镕基把那些腐-败工程痛斥为“王八蛋工程”,多么痛快淋漓!宣传部门的同志觉得这样子不好,大概是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后改为“豆腐渣工程”,沿用至今,实在是点金成铁,大煞风景。

二十四史,如果不是这些年影视剧的宣传,我们能记住几个皇帝的名字?但包拯、海瑞、岳飞、杨家将、戚家军,却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政治人物的诚信,就是他的号召力。如今不少戴着官帽的人,其实不能称他为政治人物,只能称之为官场人物,只是自私自利的生意人,不乏男盗女娼、偷鸡摸狗的宵小之徒,这些人和盗匪娼妓制假售假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取信于民?政府的信誉度已经低到了极点。现在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发言人、所谓的权威,一出事情,就含糊其辞,推诿忽悠,他们说的话差不多就等于放屁,还有几个人会相信?这样的政府,可以说已经彻底破产了,怎么还有脸在那里鼓吹自己所谓的成就?

做官的人,如今还有一点点品质吗?裸-聊,贪污,包养二奶,吃喝,豪赌,吸毒,嫖娼、泡妞、强奸、染黑,雇凶杀人……一般老百姓不干、干不了、没条件干的事,这些厚颜无耻的傻逼无所不为。这样一群又臭又烂的货色,怎么可能把中国带上光明的未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虽说这是圣人的教育,但圣人的教育落伍了,因为“肉食者鄙”,只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什么要墨守成规?

这么腐败和混乱的一个社会,房价是泡沫,物价也是泡沫;生活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充满危机感。当你今年口袋里20万块钱有可能变成明年的2万块钱的时候,除了权贵,谁还会对前途抱有信心呢?

鱼和熊掌 发表于 2012-4-18 13:20:59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12-4-10 14: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99年3月25日,朱镕基在给郑惠等同志的信中写道:

  “最近,有老同志郑重相告,说兄等正在收集材料, ...


写出来让人也知道知道现实的国情,无论怎样,历史总会给一个正确的评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朱镕基讲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