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百变 发表于 2013-6-12 00:46:50

苍穹神剑 - 书评

  

作者简介
  古龙,本名熊耀华,原籍江西。古龙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是台湾著名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他从1960年创作《苍穹神剑》始,一生共写了近70部武侠小说,影响巨大。其代表作有《风云第一刀》、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7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八月石 发表于 2013-7-21 13:25:27

  我一直觉得我喜欢古龙胜过金庸,也总觉得古龙确实胜过金庸。但细一回想,我记不起我完完整整的看过古龙哪本书,《小李飞刀》《萧十一郎》这些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也都忘得差不离了。我决定把古龙过一遍。
  我不是考据癖,因此《苍穹神剑》得写作背景神马也就不费心搜索了。它讲的是这么样一个故事:有对兄弟甲和乙,逃难路上遇奇人,学得神技震江湖,遭人暗算中了毒,皇子幕僚救了命,于是转行做保镖,宫廷内斗皇子陨,子女托付甲和乙。但是甲乙感激的是幕僚,于是半夜把幕僚的儿子熊倜(他有名字因为他是男主角!!!)偷出来,把皇子的儿子扔在路上。一路逃难不表。后来他们遇到了丙,暂住在丙的镖局。丙跟甲乙的关系就是江湖人称“北甲乙南丙”,见着了就免不了较量一下,乙和丙打了一架,丙输了。却说路上为了照顾俩孩子,甲乙雇了个妓女丁。丁一安顿下来就春心荡漾,晚上摸到乙的房间各种挑逗,乙四十多了还是童子身,见了丁几乎难以自已,激动之间剑掉下床惊醒他,乙推开了丁,丁觉得受到侮辱,就拔了剑刺乙,乙喊了一声,就死了。丁连忙躲到床下。甲闻声赶来,看到乙,以为是丙下的手,就跟丙决斗。熊倜跑出来看,影响到甲,甲就受了重伤,但还是把熊倜抱着逃走了。在一个湖边甲交给熊倜两本武功秘籍,并叮嘱说丙是大仇人,然后抱着石头跳了河。之后就是男主角熊倜刻苦练功、遭遇奇人、闯下名号、对付邪恶等事情,当然,皇子的儿子和他成了兄弟、皇子的闺女和他成了情侣这些是肯定的。皇子的闺女叫夏芸,是被丙和丁带到关外长大的。故事的结局是熊倜到关外找丙报仇,夏芸上去替丙挡剑,于是熊倜就一剑戳死了俩,完了他觉得自己的事情都没处理好,江湖的事情算个毛,埋了夏芸后在旁边的坑里一躺,自刎了。全文完。
  《苍穹神剑》的文字我就不说了,类似于真有江湖的话大街上耍把戏的江湖人的那种水平,和古龙代表性的文字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也没办法同日而语,这本就相当于古龙的习作,什么都代表不了。但如果没有这本,兴许也就没了以后的古龙。
  我是把这本书当喜剧看的,尤其是它的情节,处处出我意料。当高人出现,我以为要打一架时,高人却不见了;当一个女的出现,并且跟男主眉目时,我以为有激情了,结果第二次提到这女的时她已经死了;当大魔头出现时,我以为又要生灵涂炭了,却发现大魔头手里的东西一下子就被男主抢了;尤其是最后,我以为真相要大白了,谁知男主两剑干掉三个人,全文完了。
  写《苍穹神剑》时候的古龙很狡猾,遇到难写的地方他就跳过,比如跟着高人学武:前一段还是高人要收他为徒,下一场就已学成归来,怎么学的学的什么读者一概不知,只知道男主功力又涨了地位又高了;比如女主被魔教掳去却和教中人成了盆友,具体细节也一概不知。因之阅读该书时我也有种奇异的阅读体验,古龙仿似视频剪辑,导演说快进就刷刷刷略了许多,导演说慢点就慢镜头回放许久,最后导演说差不多这样够啦,古龙就两剑戳死三,结束了。
  尽管槽点很多,对古龙还是很敬佩,有了《苍穹神剑》,才更能比照出他对自己的超越和磨砺。毕竟,谁不是这么一步一步过来的呢?!
  

451°F 发表于 2013-7-21 14:03:22

  我相信,在很多年之后,当读者再次翻开这本《苍穹神剑》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不会相信这就是古龙大师的处女作。更多人则会在脑海中浮现出1960年的某些虚拟场景,就像大师自己所说,自己写作不过是为了换钱打酒,酒打来了,故事也就结束了。
  在50年后初读这个故事,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的读者,会以为是前一个十年初,某个武侠爱好者在某个原创故事门户网上贴的一个试水帖子,因为在这个拥有一切武侠故事元素,又丢掉一切武侠元素的故事中,充满了对武侠这个命题的蔑视和戏谑,于是乎,当把这个故事的创作背景放回到原始的场景中后,似乎只能感叹半个世纪前武侠变革时期,舆论和出版界地宽松了。
  (一)开头即泄底
  从某种意义上说,《苍穹神剑》的确有一个史上无敌的开头,两个横扫武林,天下无敌的英雄好汉在机缘巧合下,一个死在妓女手下,一个莫名其妙地和别人打了一架也死翘翘了,不过既然一开始就言明的根源,自然不可能像金大师写《天龙八部》那样让读者纠结于“带头大哥”那样的读完浩浩乎五卷本了,而两人遗孤一个自学成才,一个被误认为“大仇人”的武林豪杰收养,还尼玛是一公一母,我辈自然明白之后会发生神马事情,甚至于主人公未来命运的走向也逃不脱天下几大俗之类了。
  (二)人物无性格
  大师们都是从《水浒》中成长起来的,不仅仅是当代的作品,从清代的公案小说中,便出现了只要是江湖人便必有绰号的特点,《书剑》不例外,《苍穹》不例外,“江湖豪侠”不例外,但是绰号即为性格,即为武术特点,不过在《苍穹》中却少有鲜明的人物个性,不过是千人一面,或者也可说是对号入座,邪派自然是一脸的戾气,说话阴阳怪气,正派自然是话不投机就要举手打人,那些个武林前辈自然是来无影去无踪,出现吓人一跳,消失莫名其妙还说些不是人话的话。主人公熊倜在整个故事中,却像空气一般的没有存在感,无论是初入江湖的幼稚还是和女猪脚的情感纠葛,基本上和情节并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很多时候只看到他在打架、劝架、别人打架他劝架、别人打不过他打架,其他一些人物,如果你搞不清楚究竟是配角还是打酱油,则可以如此推断,没有性格的是配角,出场不过五分钟的就是打酱油。
  (三)情节混乱
  这个故事就像题目《苍穹神剑》一般的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和混乱,如果说将主人公寻仇,那么整个故事都没有反映,只有到最后两页匆匆带过,也算是创下另一个记录,如果说是追爱,看起来大师也没有花太多笔墨来渲染,而更像是一团复杂而混乱的多角恋,如果说是铲除邪类,却不见反派有多少的十恶不赦,却见一群自称正派的上火中老年体育运动爱好者们在不断斗嘴和动手。
  (四)滥情却无情
  武侠和言情其实是一对孪生子,没有言情的武侠简直不可想象。自诩为多情种的大师自然不能不在自己的作品里加料,于是在《苍穹》中可见的有情人对数不在少数,却到头一个个成了酱油党。主人公熊倜初涉社会,就有一对风尘姐妹花出手搭救,自然会被我辈认为是伏蛇千里,不料书未过半,一个死了,另一个被其他人看中,而这段副线不过数页即被大师遗忘,之后熊倜一路上不断被佳人青睐,却竟然也被大师一路写一路扔,到头来不过是另一个女子稍微做了一把坏事的小三,却也让熊倜同行的尚未明羡慕不已,却不知从何羡慕
  (五)彻底烂尾
  《苍穹神剑》虽然是试水之作,但是起码写到几百页之后,也算是把故事框架搭了起来,几大看点:熊倜和夏芸之恋,天阴教之战,倚天贯日剑之谜,从那个做主要点入手都可以,结果大师居然就尼玛的写了一个代父受剑,还同归于尽的结果。
  如果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倒还是有的,在故事最后熊倜自尽前的那段心声,似乎倒是反映了大师作为性情中人的独特风流。
  江湖尼玛那些破事儿,于我何干?只是大师浪费了熊、夏、尚三人之间的关系,可惜了书头的那个关键泄底,不然倒也可以续写一段重口味的伦理恋。

upon67 发表于 2013-7-22 22:03:07

  古龙的第一本书。感觉就像中学生水准。可以看得出古龙早期写书完全是为了换些酒钱,而故事写到后面,估计是酒钱换得差不多了,急着想去喝酒,所以草草结束。有点失望。接下来准备读第二本《月异星邪》。

Carmen 发表于 2013-7-27 22:50:47

     一直都觉得古龙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后半部或者收尾部分开始变得仓促和突兀起来。作为古龙处女作的这一部《苍穹神剑》也是如此。先不管故事本身的灵与肉怎样,发展到最后即便是个悲剧也还是让英雄“死得其所”比较好。至少,身世之谜应该解开吧。这诸多人物相互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到最后理应借由书中某人之手抽丝剥茧般的解开,而不仅仅只是让读者凭着经验或者线索自己获悉。要知道,读书的时候人往往都已然进入了书里的世界,完全背书中的人物遭遇命运所牵引了。所以换了我是书里的某人,到最后落这么个结局还不知道自己何所从来何所从去,自己抹了脖子也是死不瞑目...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古龙大师的特色之一,不然那就是在看金庸了。像萧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能因为痛失阿朱就真的当下自刎。国家,民族,江湖,男儿汉要无论生死都俯仰无愧于天地。
  扯远了。
  我读这部小说也是在读了很多部“典型的”古龙小说之后的。所以我说这一部是典型的“非典型古龙”——没有简短的一句一段落,没有大量的人物对白,没有“无法形容”的高手过招。但回过来看也会发觉那时的古龙,文笔的确略显稚嫩,尤其在悬念设置、叙事角度和对人物内心及性格的刻画上,都明显没有中后期的成熟和纯熟。所以不习惯看古龙的人,也许反倒觉得他早期的小说读起来没那么“累”。
  最后,套用某位网友的原话作结:作为处女作,《苍穹神剑》算是不错的了。

萧芸 发表于 2013-8-3 16:52:25

  其实是做不出什么评价的。看过古龙的很多作品后转过来看那么一部,特别是在这种明明很忙却想着法子偷闲的时候。
  小学毕业就把金庸的小说看了个遍,金庸先生是在是用很严谨的历史小说笔法来写武侠,每一字句都颇有考究,已开始是佩服其严谨,后来看见字里行间的铺垫都能猜到后面发生的小半。
  而古龙却不讲这一套。不知道是他的个人性格放荡不羁的影响,还是他就没有意识用这样的文字技巧。总而言之,看前面透露了什么线索,说不定后面就石沉大海了,而这样的特征,在《苍穹神剑》这一处女作里面,尤为明显。
  不过看武侠小说,大体还是为了单纯的看情节。古龙的武侠,大多都是把言情的剧情安上武侠的背景,而细腻的语言,则更让人享受。关于这部,出彩的地方很少,每一场爱恋都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特别是暗恋者最后都开口或是放弃就从文字舞台上消失。书的最后几章像是匆匆结尾,有未竟之感。所以看古龙的作品,我以为还是拣中后期的翻来较好。

Fourie 发表于 2013-8-8 06:21:30

  情节不够连贯,不够吸引人。不过以处女作而论,算是可以了。至少比我第一次看《书剑恩仇录》的失望感要稍小一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苍穹神剑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