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晶乖乖 发表于 2012-4-13 02:31:45

方遒:人比人,好做人

    人与人相比,由于先天的禀赋(包括体质、智商、性格)、后天的修炼(包括接受的教育、经受的锻炼)各不相同,加上各人所生的时代、所逢的机遇、所处的地域、所在的成长环境以及所具备的家庭背景、所拥有的人脉资源的种种差异,自然会有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遭遇和命运。嗨!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不比也罢!
其实,“人比人”,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比”法,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单纯计较个人的得失浮沉,只顾跟别人去比“位子”(官阶)、比“票子”(俸禄)、比“房子”(官邸)、比……世人谓之“攀比”。“比”是为了“攀”,恨不得人间所有美满幸福,个人能独擅其美,独占鳌头。这种“攀比”是少数人的专利;如果某个不太识相的草民硬要拔高自己的身份,去高攀那些侵吞财富的巨鲸大鳄,跟他们比滋润,比光鲜,只能称之为“妄比”,你就会越比越纠结,越比越恼怒,越比越活不下去!但是,草民们只消调整一下“比”的对象、“比”的内容、“比”的目的,则“人比人”又将会是另外一番气象。
“穷人行乐之方,无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我以胼胝为劳,尚有身系狱廷,荒芜田地,求安耕凿之生而不得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李渔《闲情偶寄》)这种“人比人”自然算不得“攀比”,只能属于“自嘲”式的“下比”,它虽然不失为一种旷达与明智,却毕竟带有几分阿Q的麻木与奴性。而旨在完善自我、发掘人生价值的“人比人”,则是既“向下比”,又“向上比”的。清代学者李惺说:“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跟这里所说的“人比人”似乎相近,却仍有区别,因为,旨在完善自我、发掘人生价值的“人比人”不止于“比”,而且有所“为”——“向下比”不是为了求得自我安慰,而是为了激活一份爱心,更加关注境遇“不如我”的弱者,尽可能地给予他们一些温暖和鼓舞;“向上比”(兼顾“德”、“才”)也不是故作姿态,佯装谦虚,而是因为要自尊、自强,力求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自然就必须对于“胜于我者”高山仰止,见贤思齐。
“人比人,好做人。”只有“人比人”,才有所参照,才能检测自己心肠的冷热和品质的高低,才能明确自己帮扶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只有学会“人比人”,才能目中有人,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才能区分美丑,尊重人格,拯救良知,才谈得上如何“做人”。

bytheway 发表于 2012-4-17 14:54:22

看题目就知道是说阿Q了。其实跟自己比更重要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方遒:人比人,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