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看书 发表于 2013-5-26 10:30:27

牺牲 - 书评

  这是一本讲述年轻人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遭遇的小说。从内容上来说是青春励志的题材,从体裁上来说是推理小说。《牺牲》这个题目在小说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为了让自行车队中的王牌能够取得胜利,其他队友必须牺牲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2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水御龙 发表于 2013-7-24 20:31:56

  读到它是因为骑车
  我的公路车买了刚两个月,还处于适应的过程中,还没上锁鞋锁踏
  
  自行车是一种很棒的运动,白石所喜爱的那种骑车的感觉,也是我多年骑车的快乐
  
  我喜欢骑车
  
  这本书除了作为公路自行车赛的入门读物,其中的推理和个人情感,也充满了日本人式的体察世事。
  
  个人的牺牲与团队的胜利,个人的选择与命运的选择
  
  不过读到最后怎么也觉得石尾的行为有些过分,他大可不必那么做的,代价太惨痛了。
  
  

爱丽丝 发表于 2013-7-27 13:12:11

  这是一本令人带着感动微笑着读完的小说。
  它既是一本杰出的推理小说,也是一本出色的体育竞技、青春小说。
  它让我读过之后立刻翻身下床,发微博推荐给朋友。而合上书之后的袅袅余韵则让我觉得在茫茫书海中捧起它实在是我的荣幸。
  《牺牲》,由世纪文睿引进出版的这本小说,的确拥有这样的魅力。
  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日本职业自行车队——奥吉车队中的故事。主人公白石誓是车队的新人。在田径场上,他曾是赛跑冠军、征服奥运的热门人选;如今他担任车队的“辅助队员”,唯一的目标却是帮助“王牌队员”夺冠。辅助选手必须为了主将牺牲自己的成绩。而当主将的人,则背负着队友的梦想和嫉妒、承担着他们的牺牲,迎向胜利。然而,“比赛中存在着魔物”。车队在外出征战的过程中状况频出,而三年前事故的真相也渐渐显现。
  小说并不是冲击式的推理解密,而是将铺垫与故事融为一体,使人在阅读时丝毫不会感到思维上的压力。接近结尾,正当我们跟着主人公心潮澎湃的时候,事件发生,缜密的推理层层展开,令人不禁连连惊呼“原来是这样!”可是故事并没有就此落下帷幕。推理继续,刚才的震惊尚未平复,更加令人唏嘘的真相又在我们面前展开。
  事实上,在推理小说中,把案件的发生放在最后,这一布局手法并不常见,而使一切都变得自然的,则是体育的魅力。
  小说以公路自行车赛为背景,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出现。公路自行车在欧洲被称作绅士运动,但同时也因其漫长的赛程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酷的运动。与其他团体项目不同的是,尽管一支车队都参与了比赛,但能够作为胜者留在记录上的却只有王牌的名字。这就使队员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自己为了队友夺冠默默地牺牲,几乎得不到任何荣誉。真的会有人甘心无私的奉献吗?而捧起奖杯的王牌又是否会觉得公正?吞噬着队友的梦想,自己是否又觉得心安理得?
  我们跟着白石飞驰的车轮上坡、冲刺,犹如置身赛场般淋漓畅快。当机会来临时,我们同后勤车中的教练一样兴奋地大叫;而当他穿上领骑衫时,我们也不由地跟着欢呼雀跃;当为了梦想竞争,我们也紧捏着一把汗;当一切都戛然而止,我们也禁不住扼腕惋惜。不知不觉,作为门外汉的我们已成了白石的车迷。而在他的拼搏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自己奋斗的影子。在这个赛场上,汗水甚至是鲜血都是不鲜见的。故事的结局,也让我们在惊愕之余,发自肺腑地感叹。
  令人感动的牺牲,也许正是这项运动的魅力吧。
  一部好的作品,能够引起人的共鸣。而车手白石的青春历程恰恰让人感同身受。小说以日本作家独有的细腻风格,向我们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从逃避、迷茫和怀疑,到面对、追求和信仰,在一次次令人血脉喷张的比赛中,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当他乘风疾行,坚定地向前迈进之时,有错过爱情的苦涩,更有同伴的鼓励和支持。而这五味杂陈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写照。
  这部作品在日本出版后获奖无数,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受到了广泛肯定。“牺牲”这一主题把众多元素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显示出作者视角的独到和技法的高超。而结尾更是超越读者的期待,人性的升华将悲伤的氛围转为憧憬和希望。有书评人甚至这样评价,读过它就像品尝了一道美味,口齿留香,无愧为杰作。而笔者也认为,如果《牺牲》的中译本能够大卖,甚至也许可以带动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的兴起。
  “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最有效率的交通工具。”
  “我奋力向前骑,只为了让他赢,这是我的职责……”
  “胜利,不是属于一个人的。”
  的确,这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深意吧。
  

苏嘎! 发表于 2013-7-28 08:27:44

  “我们可不是自己一个人在骑车啊。一边无情地将辅助选手用完就扔掉,一边吞噬着他们的情感和对胜利的梦想,我们是这样在前进啊。所以,我不会原谅玷污这一切的人。因为玷污自己的胜利,就是玷污所有辅助选手的牺牲。”石尾的这段话道出了公路自行车在魅力所在,与山地不同,公路自行车更强调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牺牲。就行刚刚过去的今年环法第六赛段,卡文迪什这样的冲刺名将都会在山路赛段为队友当送水工。任何牺牲都不是无谓的,总会有人感激你的牺牲。这项运动的魅力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虽然只用的两天就读完了这本书,但每读一页,出去骑车的冲动就会不断增加!!我希望我能学习并保留公路自行车运动中的这种协作的精神,团队才是成功的法宝!
     再说我看完这本书的另一个启示,就像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一样,作者似乎是想把石尾塑造成一个表面随和,但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而内心有些许阴暗的人。随着剩余的页数越来越少,我慢慢发现石尾和我想的是那样的大相径庭,他内省懂得感恩,他能体会到每一个辅助选手为他所做的牺牲并不愿玷污这项运动和这些为他牺牲的队友。开头他说的话就印证了这一点。我想说,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样,就算亲眼所见,如果没有经过大脑理性的分析可能也看不到真相!!在白石细心思考之前,石尾可能就是像别人所说的那样难以接近,但他其实是一名优秀的主将,一位真正热爱公路自行车运动的人!!对待一件事的看法也许并不在于事情的经过,而在于你对待事情的态度。

妙妙 发表于 2013-7-29 06:22:48

  习惯一个人晚上翻开书,然后静静的听着轻音乐,享受着一份不同的寂静感。夜晚容易让人思考很多东西,起初拿到《牺牲》这本书的时候,我会觉得它似乎是一本很严肃的小说,但它却是一本以“公路自行车赛”为背景的青春励志题材小说,特别的题材,特别的视觉,让我仿佛看到了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背后所发生的故事,还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关系、体育精神以及人性的挣扎。
  有人说,有了丑才会有美的体现。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对比其实是个很复杂的关系。包括配角。提起这个字眼,人们会觉得这是个次要人物,处于从属地位,往往人们印象深刻 最深的是主角。就像在这个日本职业自由车队——奥吉车队当中,人们会觉得石尾才是这个队的主角,因为他是车队的王牌,似乎听上去更加夺目更加与众不同。但是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没有配角的世界。
  白石誓虽然只是一个新人选手,不管在过去的赛跑场上,还是如今担任辅助他人的工作,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时刻牺牲自己的成绩来成就他人的成功,这种滋味,我想肯定不好受。尤其看到书中的一句话:“我努力向前骑,只为了让他赢,这是我的职责……”希望你输,但也希望你赢。依赖着你,却想远远甩开你。其实,白石誓是个很了解自己的人,不管是是面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还是面对爱情。他始终以一颗简单真诚的心,认真的对待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哪怕是在环日公路自行车赛上。
  小说中的阿誓,让我感受到他的大智若愚。当车队面对逆风挑战时,他勇敢的为主将挡风,减少主将体力的消耗;当轮子发生故障时,他又牺牲自我,考虑到全局。或许他表现出色,可能会引起王牌的不满或者莫名其妙的被陷害,就像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事件,让我感觉到既惋惜又可敬。阿誓默默的扮演着他的角色,其实对于我而言,他和石尾一样重要。整个小说的情节还充满着悬疑,而车队三年前发生的悲剧也深深的吸引着我,直到最后阿誓知道了真相。整个过程显得格外真实。这就是所谓的牺牲吧。
  我曾以为,牺牲,轰轰烈烈。但是,阿誓还有其他辅助他人的车队选手,都在默默的牺牲着。尽管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虽然可能无法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是这不只是一个个人比赛,它是一项团体比赛。每一个当主将的人,都肩负着冲向胜利的职责;而每一个当副将的人,都必须牺牲自己的成绩来为主将披荆斩棘。任何一个角色都在一个团队中十分的重要,可能一个细节就能改变整个局势。在伊豆的公路比赛中,阿誓的感情变化此起彼伏,一方面是对于胜利的渴望,另外一方面是本身恪守的职责,阿誓选择了后者。如果没有这样的牺牲,我想石尾也得不到所谓的成功吧。谁都很重要,某种程度上而言,谁都有可能是主角。
  如果说这是一本关于自行车的小说,或者说是一本推理小说,我更喜欢把这本关于“牺牲”的书称之为一本没有配角世界的小说。
  
  

疯狂罗 发表于 2013-7-29 14:05:10

  杰作就像一道佳肴总是要入口慢慢品味才会感受到它的美味。《牺牲》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读完《牺牲》,整个过程平静而充实,回味无穷。闭上眼,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不断的闪现脑海,却心如止水般得震撼。
  读《牺牲》,就好像在听一个朋友讲述关于他的一个故事,缓缓道出,波澜不兴地,却又好似在讲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对公路自行车赛一窍不通的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已被深深吸引,对这项充满力量、刺激和未知的牺牲系数的运动产生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尊敬。是的,是尊敬。
  这个世界上的书千千万万,杰作亦是百百千千。幽默风趣让人捧腹大笑的,真切感动让人热泪盈眶的,幽默感动让人笑着流泪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很多杰作,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者的心情也随着情节的发展大起大落。看完一本书,犹如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劫难,大悲大喜。然而这一本,与众不同。
  情节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已被深深吸引。一场接一场的比赛,一场接一场的竞争,扣人心弦。而所谓牺牲,就是在公路自行车赛上,当副将的人,就像是主将车下的辅助轮,必须为主将牺牲自己的成绩。当主将的人,背负着副将的梦想和嫉妒,将它们踩在脚下迎向胜利。当这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的时候,事实却并不那么简单。
  当事情发生的那一刻,一时之间没有人相信;当真相被发现的那一刻,所有人也都没有想到。这个故事,感人,但没有感动到让人大哭;这个故事,平实,推理没有太大的冲击力,却让人难以忘怀。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大起大落,却如吃罢一碗清凉小菜,唇齿留香,余韵犹存,久散不去。
  《牺牲》在我看来是一本难得的杰作。读完这本书,不仅仅是感叹公路自行车这项运动的迷人之处,更是尊敬运动员在这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难能可贵的品质:辅助者为了王牌勇于牺牲,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坚守着自己的职责。看完这本书忍不住想向朋友们推荐,在书的世界里寻找到这样一本可以平静的看完并同时内心受到涤荡震撼的杰作,不容易。
  

Dazzle 发表于 2013-7-30 13:07:44

  直接了当的文字,喜欢
  平淡的叙述,精巧的设计,喜欢
  峰回路转的结尾,跌宕起伏,喜欢
  
  但是其实最初买这本书,一是因为豆娘推荐,二是因为自己也玩过自行车,所以对这个很新颖的题材比较感兴趣。
  
  我平时玩的自行车都是山地车,随便骑骑的,没有这么强的竞技性,虽然之前也有看过电视里面 阿姆斯特朗骑车的姿势但是没有专门的人进行解读,对这种比赛中的各种博弈,团队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还是没有什么概念。
  
  在看完了全书之后,(如果是真的话)算是颠覆了我之前的观点。牺牲,书名恰到好处的点出了团队运动中为更有实力的“王牌”选手作为铺垫的那样一批辅助选手。而在一个队伍中的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来扮演,这样同时也决定了特定角色的人的一生。
  
  人物设定:“王牌”开始让人觉得阴森讨厌的设定,把前罪和现在气氛都怪罪在一个人身上,后来的一切解释和事情的发展又让人觉得这样一个人的可爱之处,就好像一个运动或者一个团队的领袖一样,他必须是精神和秩序上的维持者,这样一个冷酷铁腕的标杆才能担得起“王牌”的重任。甘当辅助的几个人自然不说,都是温顺而和善的人,虽然有着各自的立场,但是总体上看,性格温和而随意,没有着重刻画。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反派,开始因为使用兴奋剂被王牌陷害,心生怨恨,最后害了车队的其他人。虽然不是有意为之,而且为了梦想不择手段有其可理解之处,但是做法断然不能让人原谅的。而且“王牌”的做法确实有点过激,也算是精神洁癖引起的悲剧吧。
  
  上面主要讲了我对两个人物的看法。就推理小说而言,其实我这种日常系的口味来说,已经算是可以了。情节设计的很精巧,不多说,主要是一本书打开了一扇门吧,挺好的。
  
  另外这个平装本的书做得不错,封面设计喜欢,素描风格,光影和气氛烘托的很好。

Near 发表于 2013-7-31 05:25:15

  在图书馆乱晃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起初还以为是侦探小说,想趁该开学还清闲消磨消磨时光,就顺手借回来读一读.
  
  起初看得时候并不是非常吸引人,也只是一些自行车方面的知识有些意思.直到看到石尾过去的恩怨时才稍稍打起精神,然后开始猜测下一个受害者到底是谁......但是越到后来越是出乎意料.
  
  日本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动漫中的主人公似乎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执念,只要他们认为是对的,就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守护.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这样.
  一直以来都凭着他人的牺牲来成就自己的辉煌,他一定是心存愧疚的.可是他别无选择,只能一个人独自承受无法倾诉.即使作为王牌一直享受胜利的光环,但这有何尝不是一种牺牲呢?
  
  所有人都在牺牲自己,成就着所有人的胜利.

阿瞒姐 发表于 2013-8-16 04:06:56

      未及读完便向室友推荐。马桶上的(恶习~)渐臻佳境是理由之一,还因故事难以转述;作为公路自行车的门外汉,其中庞杂的专业性技术细节确是叫人咋舌。
  翻开册页,将其中几句念出声后,室友抬头:“好久没看书,快不适应这种翻译体了——可,还想接着看下去。”
  她刚读的几行在目录背面,是书内高潮一节的变文。不知是否出自原作匠心,主语省略造成了微妙的误导,使人作出主人公命殒的推想。想必后来于关节处“反戈一击”,将读者弃身于和之前设想大异其趣的境地,也是合乎推理小说性格的诡计一种吧。
  
  心道且看下去吧。这里很是认同封四上新潮社主编的荐语——绝不是欢快的故事,但却传递着爽快积极的情感;即便读罢,可能会有隐隐的钝痛。常情之内的推理,往往热衷于揭发人群光鲜下的腐烂,纠结于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事件之下涌动交织的情感也多栖息于不见阳光的暗角,仿佛不如此便与“深刻”无缘而今或是过了那个火力旺盛的阶段,对所谓“极致”的追逐渐感倦怠,转而倾心于相对温和的表达。在木原访谈的老掌故里碰巧发现本篇,真要庆幸当时眼尖:不为叙事野心和猎奇情结擅自触犯人情底线,亦非只是廉价温情和小治愈,近藤史惠无疑找准了其中难得的平衡点。
  
  在我们的语境中,“奉献”“集体主义”是会使国人遭遇道德疲劳的词条;“三月来、四月走”,上述词汇映射着我们头脑中一个闲置已久的反射区。而在《牺牲》里,围绕一次次公路自行车赛所铺开的,恰是有关这些“高尚范畴”的种种。然作者不讲道,只本分说故事,且张弛有度,故其并未因“正面元素”陷入气弱的尴尬。恰如下坡的山地车赛道,她并未给我们提供一个足够宽广的情绪发泄通道,却因此积攒了更为强劲和持久的势能。及至终章,石尾西西弗斯风格的自戕式牺牲和之前的铁血裁决仍不能仅以“值得与否”“应或不应”的简单思路判定。谜底的揭晓伴随着潜在选项的两难困扰,但莫衷一是不代表毫无意义。近藤在此乃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通透长者:你我皆知世事粘缠,岂是单纯“是非”二字便能撇清?
  
  最后想说的,是很中意她节制的表达。就像笔下主人公不温不火的云吞性格,写的是分秒必争的激烈赛事,却似闲庭信步般气定神闲。由此想到白石誓对“奔跑”的理解:
        
   “在我还是用双腿奔跑的田径选手时也是这样。我只是喜欢奔跑而已,在我眼中,终点从未散发出任何光辉。对于拼命冲向终点的其他选手来说,他们眼中看到的景象肯定与我不同吧。
  
      就算最先冲过终点,我的心里也只有困惑或者不舒服的感觉。在终点那里,找不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我甚至想过,如果可以摆脱这一切的束缚,让我能够只是尽情的奔跑,该有多好啊。”
  
  理想不等同于欲望,生命的自由伸展才是主人公脚下车轮一路飞旋的要义。虽然作者借人物之口戏谑地称这种情况为“脑袋里有什么地方的螺丝没上紧”,但也不排除隐约的自况吧。这样想来,便又生出几分莫名的亲近。然近藤史惠自九三年出道,活跃文坛近20年,而今大陆引进版却仅有这部《牺牲》,不能不说是憾事一件。
  

卡帕 发表于 2013-8-16 17:20:58

  我第一次接触到公路自行车运动,是看了《茄子 安达鲁西亚之夏》这部描写公路自行车手的OVA。
  画面鲜艳,色彩缤纷,以夏天热闹的绿色和运动员淋漓闪光的汗水,来构成这部动画的独特魅力。
  当时角色们奋勇的姿态,以及想要赢得胜利却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大段大段的公路飞驰场景,回响在耳边的车轮碾压的声音,
  如今想来,依然能够勾起一种莫名的澎湃。
  
  但是为什么呢?虽然动画的色彩这样鲜艳,节奏又很明快,却意外地让人有一种怀念的感觉,仿佛选手们的夏天不是充满现实感的这个夏天,而是某一天从大脑中唤醒的带着特殊气息的夏天。
  仿佛是记忆中的夏天,带着既视感,又带着温柔的印记。
  
  
  而《牺牲》,同样是以公路自行车为题材的推理小说,也同样地带着汗水的咸味、夏天闪耀的阳光,以及运动员坦率的魅力。
  同样的,带着那种保存在记忆中的,特有的温柔和感伤。
  
  《牺牲》的推理色彩并不浓厚,而对我而言的高潮部分,也并非在谜题解开的时候
  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是借由某个集中事件,将公路自行车运动的魅力展现出来的运动小说,或者说,这是一部满溢着作者对这项运动的热爱的告白书。
  
  这部书,借由一个人的死亡,一个历史的谜团,以及最后的“意外事故”,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运动员宿命般的羁绊,以及让人落泪的热情。
  
  本书的主角是辅助型车手白石。
  书中对于本项运动以及车手的不同类型,有着很细致浅显的说明,而让人一开始就深入理解车手类型的不同、车手分工的不同,对于后面情节的展开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并且,作者是借由白石最初接触这项运动时候所表达的不解和迷惑,来对这项运动进行说明的,对于白石那份对自行车的执着也同样让人感同身受。
  总之,白石是日本奥吉车队里面小小的辅助型车手,擅长爬坡,也能够很好地进行先头领队的任务,但是其最重要的精神在于,即使胜利在望,也能够为了队中王牌选手拿到好名次而中途放弃。
  这算是辅助型选手的职责所在,也是为了整个车队着想,但是身为可能一生都无法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车手来说,那一瞬间可以获胜的欲望也是强大无比的。
  而白石,就是这么一个能够在此刻按住刹车,掉头回转的无可救药的家伙。
  
  另外一位主角是队中的王牌石尾,石尾既面临着被新生选手挑战的威胁,又背负着多年前“陷害队友导致其残废”的怀疑,却一贯沉默到底,脸上只有毫不动摇的神情。
  他是那种对自身身为王牌怀抱着绝对信念和绝对信任的家伙,所以在自己车胎爆掉的时候,会面不改色地叫住队友,换上队友的车子,抛弃对方,继续前进。
  这种接近残酷的做法,甚至在挑战其他队友身为赛车手的尊严吧?
  但是同样,在这种任性背后,也意味着石尾有着同样巨大的责任,证明自己是王牌,不管遭受怎样的指责,都毫不动摇的信念。
  也就是土方所谓的,已经记不清自己斩杀了多少人,反正都记不清楚了,就背负着所有的鲜血和怨恨前往地狱吧!
  明白胜利并非一个人,不断获胜、不断获胜,最后还能这样认为的家伙,就是石尾。
  
  就在奥吉车队参加国外某场赛事时,石尾在比赛中因事故死亡。
  牵扯其中的,就有多年前残废的队友,以及妒忌石尾,认为他残酷的辅助型车手们。
  究竟多年前的是纯粹的事故,还是一场人为的阴谋?
  而石尾的死亡,是意外,还是报复?
  事件发生在本书的后半段,但是怀疑和不满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
  我们的主角白石,内心也被这些黑色因子不断拨动。
  白石与石尾一样,彻底地理解自己身为车手的不同职责,同样也理解胜利并非属于一个人,所以才让这个故事在展现悲剧的同时,也闪耀出了美好的光辉。
  
  正如前面所说的,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是运动小说 真正让我感动不已的,是书中的几个人物,以及公路自行车运动本身。
  书名的《牺牲》不仅意指案件的关键要点,同时也是在形容这项运动。
  石尾常年的辅助搭档,赤城前辈,一方面骄傲于石尾的才能,一方面又极端妒忌这种才能,他不甘被称为石尾的影子,但是在石尾死后,却退出车队,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即便如此……那家伙终究是我的骄傲啊。挥汗如雨地拼命踩动踏板,将他带到能够和其他人一决胜负的地方。在我踩动踏板的力量正好达到极限的时候,他会将我扔到一边独自冲出去——轻轻松松,用像是长了翅膀一般的双腿。那一瞬间的爽快感,简直……”】
  
  而同样作为辅助型车手的白石,也在内心附和着前辈这番想法。
  
  【我也知道这种感觉。在环日自行车赛中,我有过同样的体验。他就像踏在精疲力尽的我后背上起飞的鸟儿一样,向着终点飞驰而去。我在心中感到他是那样光彩夺目,却又觉得有些不甘,同时还带着一股完成自己工作的充实感,可谓五味杂陈。那种感觉,恐怕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怀。】
  
  就是有辅助车手竭尽全力,用双腿对抗巨大的空气阻力,披荆斩棘,才有王牌的胜利,也正是因为王牌将胜利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切断一切对自己的怀疑,才能够让其他人的牺牲不成为真正的牺牲。
  
  这就是这项运动最为打动我的地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牺牲 - 书评